(Plan of human resource and job analysis,112059)
《人力资源规划与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是研究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工作分析基本理论和运作方法的一门科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有关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对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有关技术和方法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具备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基本能力。
(1)要求学生认识人力资源规划与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2)要求学生掌握人力资源规划与工作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联系实际,注意人力资源规划与工作分析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功能及主要内容;理解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人力资源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二、人力资源与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关系
人力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为社会创造物质、精神和文化财富,从事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口的总称,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
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有劳动能力并在劳动年龄范围之内的人口总和。
人才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的总称。重点强调人的质量方面。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配置,同时对人的思想或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实现组织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获取(选人)、激励(用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以及整合。
4.试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组织、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组织结构的各种形式的特点和优缺点;熟悉组织结构的主要内容,组织设计的程序;了解影响组织设计的主要因素和组织设计的原则。
组织是有一定目的、结构,互相协作,并与外界相联系的人的群体。
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在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所谓组织设计,主要是指组织结构的设计,是指对一个组织的结构进行规划、构设、创新或再造,以便从组织的结构上确保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
直线制是一种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其领导关系按垂直系统建立,不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自上而下形同直线。
直线职能制是一种以直线制结构为基础,在厂长(经理)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实行厂长(经理)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
事业部制结构遵循“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总原则,实行集中决策指导下的分散经营,按产品、地区和顾客等标志将企业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分别组成事业部。
矩阵制是由职能部门系列和为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组建的项目小组系列组成,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具有双道命令系统。
(七)以操作的顺畅性和客户满意度来验证组织结构设计的正确性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工作分析的相关术语和基本概念;理解工作分析的作用;了解工作分析的基本原则。
工作分析是对组织中某个特定工作的目的、任务或职责、权力、所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以便对该职务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确定完成该工作的所需要的行为、条件、人员的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工作分析实施的基本前提和流程;理解工作分析的实施时机以及信息的收集。
(三)发生了组织变革或在组织中引入了新流程或新技术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缺乏依据或者基础性的信息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并正确使用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熟悉并正确使用工作分析的系统方法。
工作日志法要求从事工作的员工每天写现场工作日志,即让他们每天按时间顺序记录下他们在一天中所进行的活动。通过对员工工作日志的分析来了解员工实际工作内容、人际关系及工作负荷等,从而收集工作信息。
参与法指工作分析人员通过直接参与某项工作,从而细致地、深入地体验、了解、分析工作的特点和要求。
通过对现存的与工作相关的文档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来获取工作信息。
这种方法是由主管人员通过日常的管理权力来记录与分析所管辖人员的工作任务、责任与要求等因素。
PAQ包括194个项目,其中的187项被用来分析完成工作过程中员工活动的特征,另外7项涉及薪酬问题。
MPDQ包括208个用来描述管理人员工作的问题,这208个问题可被划分为13个类别。
这一分析法的核心是要对每一项工作按照承担此工作的员工与信息、人以及物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等级划分。
任务清单就是把工作任务按照职责或其他标准以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然后由任者根据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工作任务进行选择、评价等,最终理顺并形成该工作的工作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工作说明书的概念和主要内容;了解工作说明书编写的基本要求;熟悉心理图示法的内容、形式及应用;理解工作分析结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工作说明书是根据工作分析所获得的信息,用书面的形式加以描述、整理,形成一份提供有关工作任务、职责信息以及任职资格要求等的文件。
工作描述,又称职务描述,指用书面形式对组织中各类岗位(职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职责与工作环境等所做的统一要求。
又称岗位规范或任职资格,是指任职者要胜任该项工作必须具备的资格与条件。
4.试对某企业的某一工作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并编写一份工作说明书。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工作评价的概念及特点,掌握排序法、职位分类法、要素比较法和要素计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了解工作评价的作用和优缺点,了解海氏工作评估系统的基本内容;正确认识工作评价结果的应用。
所谓工作评价,就是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按照一定标准,对工作的性质、强度、责任、复杂性以及所需的任职资格等因素的差异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活动,从而确定每一职位对组织的相对价值。
(三)工作评价是员工确定职业发展和晋升路径的参照系
工作评价的结果一方面可以用于设计新的薪酬体系,另一方面还可以用来检验现有薪酬体系的合理性,为薪酬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2.简述排序法、职位分类法、要素比较法和要素计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工作设计的概念和主要内容,掌握工作设计中的人际关系方法和工作特征模型方法;了解工作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理解工作设计中的传统科学管理方法、优秀业绩工作体系以及辅助工作设计方法。
工作设计是指对完成工作的方式以及某种特定工作所要求完成的任务进行界定的过程。而工作再设计是指改变某种已有工作中的任务或者改变工作完成方式的过程。
所谓的优秀业绩工作体系是将科学管理哲学与人际关系方法结合起来的一个工作设计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内容,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种类和作用;熟悉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外环境。
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科学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策略,从而使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求,使组织和个人获得长远利益。
(一)按时间划分,人力资源规划分为三种: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计划。
(二)按性质来划分各类规划,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战略规划、战术规划和管理计划。
(三)按范围划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三种:整体规划、部门规划和项目计划。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熟悉影响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主要因素。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指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对未来所需员工数量和种类的估算。
回归分析法预测是一种定量的预测技术,是通过建立人力资源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从影响因素的变化来推测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变化的一种数学方法。
趋势分析法是指预测者根据员工数量的历史数据来确定其长期变动趋势,从而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做出预测。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某些原因性因素和所需员工数量之间的比率来确定人力资源需求的方法。一是人员比例法。二是生产单位/人员比例法。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指企业为实现其既定目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类人力资源补充来源情况的预测。
技能清单是用来反映员工工作能力特征的一张列表,这些特征包括培训背景、以前的经历、持有的证书、已经通过的考试、技能的种类及水平、主管的能力评价等。
这种方法是将现有员工的状况做出评价,然后对他们晋升或调动的可能性做出判断,以预测企业潜在的内部供给。
马尔可夫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的调整措施,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方法;熟悉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估方法。
2.试述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
潘泰萍 2011 《工作分析:基本原理、方法与实践》 第一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肖鸣政 等 2002 《工作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第一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晓明 等 2002 《工作分析实务手册》 第一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付亚和 2004 《工作分析》 第一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熊超群 2002 《工作分析与设计实务》第一版 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
赵曙明 2002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第一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