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到处都是绿色的海洋,一个小孩在坐在大人的肩膀上,头不停地向前探,想要将花杆下精彩的摔跤比赛尽收眼底;离花杆的不远的地方,青年男女们身着苗家服饰,深情对唱;一旁的斗牛场热闹非凡,两头健硕的水牛在坚实的地面上踏出一个又一个大小不一的坑洼,四角相触,发出令人振奋的抵角声,纯粹的力量争斗,引得观众一阵欢呼。摔跤声沉闷有力,似军鼓阵阵,山歌声高亢悠远,如百鸟争鸣,喝彩声激情炽烈。赛风过山林,直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声音融汇,热闹非凡。
这是一个苗族姑娘口中的花山节,2017级土地资源管理班戴世英在讲述中嘴角上扬,眼睛微弯似明月。她说花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她这个寒假最有趣的一段经历。
为了忘却的纪念
“花山节,是为了纪念一个小伙子。”戴世英讲述,“祖辈们流传下这样的故事,当时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妖魔存在,使百姓不得安宁。后来有一个小伙子,他奋力将妖魔驱逐出境。后来妖魔又回来了,国王再一次派他去驱逐妖魔,可是过了好多年他都没有回来,于是国王派人树立花杆,命人在花杆下摔跤,歌唱,举办有意思的事情,希望这热闹的情景,可以为小伙子指明回家的路。”
“我们苗族的人都住在山上,不过是慢慢迁移到山上的,我们一开始是住在山脚下的。”戴世英说起了她们村庄的历史,她们村子周围住的是凶悍的高山壮族,他们非常喜好战斗,村民们为了躲避纠缠,很多人家便拖家带口搬到了山里居住。“苗族人并不软弱,也是很团结,向往力量的。但我们不尚武,才会选择‘逃避’,只是为了不发生流血冲突,能有一个安宁的生活。”戴世英说,苗族人特别热情好客,即使曾经受到欺侮,还是保留着热情好客的传统,只要是来苗家做客,不论熟悉与否,苗家人都会设酒杀鸡、以礼相待。
团结亲密,本为一家
苗家人特别重视花山节,会早早地进行准备,“我们那里的花山节是一整个村子的事情,全村人都会为这个共同的节日做准备,最必不可少的便是‘猪头’。为了使节日更顺利,大家共同筹钱进行采购和制作。”戴世英说,花山节上最重要的是花杆,花杆用松树做成,把树皮剥干净,特别的光滑,杆顶要“戴”一朵花,这是为“爬花杆”项目准备的。在花山节上,大家爬花杆,爬到杆头的人就会有好彩头,奖励就是我们提前准备好的猪头。大家在节日中一定会穿上百褶裙和银披肩,因为这是祖先赋予苗家人的记忆。“在我们那里,过节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情,而是一个村子的事情,甚至是一个部族的事情。在过节的时候,我们不分彼此,不分姓氏,整个村子都在一起欢庆节日,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祖先,沐浴在同一片天空下。”
“苗家人在大年初一到初三是不允许出门的。不仅不可以出门,家里所有的东西都不能触碰,生活产生的垃圾,也绝对不能扔出家门外。”戴世英说,这些都是苗家人的精神信仰:家里的扫帚,门外的汽车,还有温暖的炉灶,他们都忠实地陪伴了我们一年的时间,过年的时候就应该让它们好好休息,而且苗家人信奉过年期间祖先会回来,苗家人需要把这一年来发生的事情虔诚地告诉祖先,希望获得祖先的祝福,来年才能顺顺利利。大年初三一过,苗家人便可以出门了,大家互相拜贺,其乐融融的,就像是一个大家庭。
传承文化,延续血脉
“原来花山节,我们都是以村为单位,各自举办自己的花山节。后来,花山节慢慢走出了大山,但节日氛围不似原来的热闹。当地政府为了让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帮我们建设了文化广场,现在的花山节都是大家一起参与的。我们过节也不仅仅限于苗家人,周边很多民族的通报都会参与进来。”戴世英说,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不分你我,“我有一半的苗族血统,我也会讲苗语,但是我的弟弟妹妹们就不怎么讲苗语了,老师上课的时候也不怎么教学苗语,政府怕这些传统文化被遗忘掉,所以特别重视花山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好让文化继续传承。”戴世英说,她和她的家人偶尔还会唱一唱苗歌,在家的时候对话也是用苗语,但在外就只能讲普通话了。对文化传承而言,语言相对容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承者。她希望能够影响更多年轻的苗家人,让苗家文化传承下去。她说苗语“告容”的意思就是你好,她想对身边的每一位朋友讲一声:告容。
以牛为尊,热爱和平,善良热情,敬畏祖先,这是苗家人世代传承的民族箴言。“我的爷爷有一个牛角杯,我以后也会用它来敬酒吧。”戴世英说。爷爷告诉她:苗家姑娘就是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