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属于管理学和哲学(伦理学)的交叉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在原有的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管理学的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与把握,而且要对新的学科——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有初步的把握,从而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门交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以伦理学的思维视角去思考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有更为人性的理解。
本课程由五部分构成:一是行政伦理学导论,主要介绍行政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演进、理论资源、基本问题、研究意义等;二是行政价值观,包括公平、正义、效率、民主等。三是行政主体伦理,在德性伦理学的理论背景下,探讨当代行政人员的德性生成、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四是行政行为伦理,在规范伦理学和关怀伦理学的背景下,探讨当代行政人员的行为规范、行政伦理学的基本范畴、行政人员的道德行为选择;五是制度伦理,主要是从宏观上对当代行政制度做出理论反思。本课程以教师系统地理论讲授为主,辅以现代影像资料和课堂讨论,使学生掌握行政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理性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推理能力。
通过系统的、多媒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行政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其认识和运用行政伦理学的一般规律来正确分析和解决行政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不仅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对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的管理工作,以及进一步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将会产生较为良好的影响。
对教学内容的要求除了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以外,还要求学生能够应用伦理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管理学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树立“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科理念,真正实现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树立一种科学的理念。达到既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目的,又训练学生正确思维能力的效果。为此,在课程每一章节讲授和讨论完之后,我们设计了与内容相关的案例分析内容,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讨论。
任何学科的开端,都需要有一个称之为“导论”的部分,以确定这门学科的定义、兴起与发展、研究对象和研究顺序。行政伦理学是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行政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是针对行政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本章共分为三节。第一部分介绍管理与伦理的本质及其互涵,指出二者既有差异性,又有同质性和相容性。第二部分论述了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第三部分阐述了行政伦理学的学科特点及研究方法。
通过从伦理学视角对不同管理过程中的伦理属性进行分析,重点在于阐明管理伦理与公共伦理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不同特征,明确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伦理内涵和基本研究内容。
管理的定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管理的伦理特质以及管理功能,道德的涵义,行政模式、行政组织伦理、行政体制伦理、行政政策伦理、行政行为伦理、行政职员伦理等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区分管理伦理与公共伦理的不同特征,理解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伦理内涵。
1.企业管理中的伦理学与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学有什么不同?
3.如果说法律是一种必要的恶,那么,是否可以由法律和道德绝大多数都是重合的而断言:道德也是一种必要的恶?
4.人们大都以为道德是人的内在思想动机之规范,因而不具有强制性;法律是人的外在的行为效果之规范,因而具有强制性。这种见解对吗?
行政伦理规范可以从抽象性和普遍性的维度上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基本原则,一个是具体规范。行政伦理的基本原则在行政伦理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行政伦理准则体系中最高层次的道德准则,是公共管理者在公共行政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根本要求。本章围绕行政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问题,提出了效率原则、民主原则、公正原则、功利原则。
通过学习,理解行政伦理四个基本原则的含义及要求,尤其是能运用这些原则分析实际中的伦理问题。
1.四个规则之间的冲突,例如公平和效率之间是否有冲突,应如何处理?
1.什么叫“给人以应得”?“给人以应得”就是“对人做应做的事”吗。
2.如果说公正是同等的利害相交换的行为,那么,不公正就是不同等的利害相交换的行为吗。?
5.为什么一个人所行使的权利应该等于或小于而不应该多于他所履行的义务?
6.为什么基本权利应该人人完全平等?难道一个人好吃懒做,他也应该享有与勤劳刻苦的人一样多的基本权利吗?
7.罗尔斯的补偿正义观是否与诺齐克的权利观相冲突?谁是谁非?
公共行为的伦理选择是行政人员个体每日必做的事情。本章包括三个小节。第一节介绍公共行为选择的伦理动因和模式,第二节介绍公共行为选择的伦理评价。第三节介绍伦理冲突中的行为选择。
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公共行为选择的伦理动因与模式,掌握评价公共行为选择的标准和方法,正确认识伦理冲突的实质。
公共行为伦理选择的理论和原则,公共行为选择中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如何理解公共行为选择中的伦理妥协。例如周恩来在文革中的妥协。
1、是否只有无私,为了他人才是善的、道德的?利己、为自己究竟是善还是恶,抑或非善非恶?
3、评价公共行为选择善恶的基本根据是什么?“为己利他”也就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吗?
5、评价一切道德行为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理解“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6.请比较行为动机与行为结果的异同。动机论与效果论的分歧究竟何在?动机效果统一论是克服了动机论与效果论的片面性吗。
本章的行政伦理规范是具体层次的行政伦理规范。指社会对行政人员所提出的从思想修养到具体行政行为等全部行政管理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要求,既包括对行政人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主观因素的一般要求,也包括在行政人员的具体行为中应遵循的活动原则、工作程序、办事规则、言行标准和行政纪律等。行政伦理范畴是最本质、最普遍的行政伦理的概念,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行政事务中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网上纽结。本章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规范伦理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介绍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一般特征、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介绍行政伦理的主要范畴。
1.行政伦理中的责任范畴。两对分类:主观责任、客观责任;理想性道德责任和义务性道德责任。由于任何行政样态里行政人员都具有客观道德责任和主观道德责任,从道德责任的主客观尺度是无法区分公共行政和以往的行政模式中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的。所以我们可以考虑从另外的角度切入进行思考。所谓义务性道德责任,是指公共行政人员出于公众对公共行政的普遍性基本要求而必须尽到的责任,通常以职责的形式表达(无私、公正、勤政)。所谓理想性道德责任,主要是就对一般现实的超越性而言的,是高于公共行政职责规定的,也是大部分公共行政人员经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的,正是在不断的实践努力和确证中,公共行政人员不断提升道德境界,成为自觉自为的人(节制、仁爱、务实)。
3、任何道德规范都是人们任意制定、约定的,是自由选择的结果。那么,由此可以否认道德的客观性,否认道德的正确性或优良性的不依人的意识而转移的客观本性,而认为道德是主观任意的?
4.公共管理者的良心的强弱与他自己的利益关系如何?怎样才能使一个人有良心?
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众口相传的英雄人物,所有英雄人物都有令人崇敬的高尚人格。功利主义和义务论都是以行动为中心判断善与恶的。在道德实践中,许多道德判断不是针对行动,而是针对行动者。我们判断某个人的高尚和邪恶,不涉及他的某个行动,例如是否遵守某个规则,结果的好坏,而是将其归结为某一人格类型。
人的独立自主的德性在人的德行中更多地表现为人的人格。人格是人的社会资格和品格的总和,包含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等内容。公共管理人格表现为公共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公共管理者的一种精神状态,并表现为在面临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时做出选择的高水平的自主能力。包括强烈的责任意识、真诚的服务意识、勤政为公的追求、追求真理、主持公正、维护正义、诚实守信。本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论述德性伦理的基本内容。第二部分论述道德人格的基本含义、道德人格塑造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第三个部分论述道德人格的养成机制。
通过学习,掌握公共伦理规范和范畴的基本内容。学会辨析义务论、后果论与美德论的关系。
2.道德教育在公共管理者道德人格塑造中的作用和限度。
1.苏格拉底说:“明智的人总做光荣的和好的事?”,叔本华说:“德性和天才一样,都不是可以教会的。”二者谁是谁非?
3.公共管理者应怎样追求荣誉?为什么人们大都以自我异化的方式追求荣誉,而很少以自我实现的方式追求荣誉?
公共权力设置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公共利益的发展,保障社会的公共生活秩序。可是公共权力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会由于权力使用过度或不及,从而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公共权力的异化,是指公共权力运行背离了自己的公共利益目的,即公共权力主体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或小团体利益。公共权力异化会给社会、个人造成极大损害,会对公共利益造成极大损害。本章主要讲授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什么是权力?第二,权力异化的表现及其危害。第三,权力异化的伦理制约。
通过学习,掌握公共权力的特性,理解公共权力为什么会发生异化,掌握权力异化的伦理制约途径。
2.为什么法律和制度越完善、行政人员的腐败却没有减少?
5.如何正确认识公共伦理中的“人情”与“法理”的关系?
伦理道德属于精神范畴,但精神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诉诸精神的努力。我国传统的主流伦理学(包括计划经济时代的主流伦理学)的重要缺陷之一是缺乏制度伦理思维。从制度伦理的角度看:制度的伦理功能远远大于个人美德,制度保障是人们选择道德行为的必要前提,制度是维护道德的中坚力量。制度伦理是判断社会道德进步与否的客观标准。在从计划经济时代之威权社会走向市场经济时代之民主社会的社会转型期,我们的道德建设要具备宏观的制度伦理思维(而非微观的个体道德思维),要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来加强和改善我们的道德建设,使我们的道德建设工程实现实质性的突破。
理解和把握公共伦理问题归根到底是制度伦理问题,掌握社会制度、制度伦理等概念,明确社会制度与伦理的密切联系、制度安排的伦理标准,并正确处理制度安排中的基本关系。
社会制度的伦理内涵,制度安排中的公平、正义和效率的关系
1.如何理解制度伦理的内涵?制度伦理既不是什么“制度的伦理化”,也不是什么“伦理的制度化”,而是对制度的伦理分析。这种说法对吗。
3.制度伦理如何合理处理社会各阶层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4.什么是道德立法?道德立法是否会丧失道德作为社会重要规范体系的独立性。
三、学时分配表(包括讲课、实验、参观、看录像和自学等学时分配)
1.万俊人: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
2.冯益谦主编.公共伦理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十一五”规划教材)
[1] 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王伟.行政伦理概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 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
[4] 李春成:行政人的德性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5] 罗德纲:行政伦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
[6] 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7] 席恒:利益、权力与责任: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
[8] [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9]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 [美]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1] [美]麦金泰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
[12] [美]麦金泰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
[13] [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功利主义,商务印书馆,1959年
[14]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政治学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等。
1.http://www.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5.http://www.godpp.gov.cn/(中国文明网)
12.http://ga.nju.edu.cn/website(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15.http://cpac.zsu.edu.cn/(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